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5202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代码) | 所属专业 类(代码)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 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医药卫生大类(52) | 护理类(5202) | 医药卫生大类(52) | 内科护士 (2-05-08-01) 儿科护士 (2-05-08-02) 急诊护士 (2-05-08-03) 外科护士 (2-05-08-04) 社区护士 (2-05-08-05) 口腔科护士 (2-05-08-07) 妇产科护士 (2-05-08-08) 中医护士 (2-05-08-09) |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二)主要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表2 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对照表
序号 |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 对应课程 |
1 | 临床护士 | 执行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及护理技术操作;准确评估及观察病情;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协助医师做好对病人及家属的咨询、接诊和治疗工作;掌握有效沟通及健康教育指导;负责医疗文件和物品管理。 | 1.具备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观察的能力 4.具备对危重患者抢救配合的能力 5.具备医疗文件和物品管理的能力 | 1.《护理学基础》 2.《内科护理学》 3.《外科护理学》 4.《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5.《心理学基础与应用》 |
2 | 专科护士(急诊科护士、老年科护士、精神科护士等) | 掌握各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专科药物、专科应急处理;掌握急诊科室病人病情的预处理、护理,进行初步的预检分诊和抢救工作;掌握老年专科护理评估、老年生理特点、专科护理、老年高风险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掌握精神专科护理特点,用药观察及应急处理。 | 1.具备对危重病人应急处理的能力 2.具备护理科研的能力 3.具备护理管理的能力 | 1.《护理学基础》 2.《急危重症护理学》 3.《内科护理学》 4.《外科护理学》 5.《健康评估》 |
3 | 社区护士 | 负责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负责居民健康教育、家庭访视;协助全科医生做好病人管理、家庭管理、人群保健工作、统计报表等。 | 1.具备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 2.具备对社区不同人群进行保健护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统计各种报表的能力 | 1.《护理学基础》 2.《中医学基础》 3.《社区护理学》 4.《老年护理学》 5.《康复护理学》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珠三角、东莞市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东莞市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自我发展潜力,成为面向卫生行业领域、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和健康保健理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组成
1.素质目标
(1)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勇于奋斗、乐观向上,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目标
(1) 了解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初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 熟练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 熟练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 熟练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教育及健康促进相关知识;
(6) 熟练掌握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 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3.能力目标
(1) 具备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 具备能够对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的能力;
(3) 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具备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6) 具备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7) 具备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8) 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9)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专业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1.《护理学基础》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l 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l 能做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洗手法操作;
l 能为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l 能做医疗及护理文件的记录。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l 熟练掌握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l 熟练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及洗手法;
l 熟练掌握常用隔离技术;
l 熟练掌握供应中心物品的保养及职业防护;
l 熟练掌握医院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l 熟练掌握给药护理;
l 熟练掌握药物抽吸法及常用注射法;
l 熟练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方法及局部给药方法;
l 初步掌握标本采集技术;
l 初步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l 初步掌握临终病人的护理;
l 熟练掌握医疗及护理文件的记录。
素质目标:
l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l 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
l 具有安全责任意识;
l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学习内容
医院和住院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舒适与安全护理;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清洁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饮食护理技术、排泄护理技术、给药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技术、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冷热疗技术、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技术、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
病案管理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2.《健康评估》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能辨认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l 基本能识别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特征;
l 能独立完成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整体健康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辨认常见症状;
l 熟练掌握辨认各系统的常见体征;
l 熟练掌握健康评估中的心理、社会、行为评估的基本内容;
l 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特征;
l 熟练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注意事项、参考值范围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l 了解影像检查的基本知识。
素质目标:
l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l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l 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2)学习内容
健康史采集;
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
常用实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检查操作、正常性心电图及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波形;
护理问题查找、护理计划制定及护理病史的规范书写。
3.《内科护理学》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正确进行内科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能制定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并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
l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护理思维能力;
l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内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l 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处理原则;
l 熟练掌握和识别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并发症;
l 初步掌握和描述内科常见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抢救措施;
l 初步掌握和说明内科常用诊疗操作技术的步骤及配合要点;
l 初步掌握应用护理程序为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制定护理计划;
l 初步掌握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
素质目标:
l 具有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l 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l 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和慎独的精神;
l 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精神;
l 具有人文关怀与团队合作精神。
(2)学习内容
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4.《外科护理学》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具备配合医生对病情危重患者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的能力;
l 具备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患者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的能力;
l 具备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观察及实施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的能力;
l 具备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能力;
l 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l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l 熟练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l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素质目标:
l 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l 具备热爱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的职业素质;
l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安全责任意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
l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学习内容
绪论;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
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
麻醉患者的护理;
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
损伤患者的护理;
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乳腺疾病患者的护理;
腹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
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5.《妇产科护理学》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能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健康需求的妇女提供妇产科的专业护理;
l 能运用有效的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l 初步熟悉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计划;
l 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
素质目标:
l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l 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学习内容
绪论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高危妊娠管理;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妇科护理病历;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外阴阴道手术病人的护理;
不孕症妇女的护理;
妇女保健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
6.《儿科护理》
(1)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l 能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并能正确处理;
l 能够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
l 能进行学习和更新儿科护理学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
l 熟练掌握小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健康教育;
l 熟练掌握小儿各系统疾病的护理;
l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知识。
素质目标:
l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l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l 具有热爱儿科护理工作职业素质;
l 具有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的素质
(2)学习内容
儿童生长发育的护理;
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3 课程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总学分 | 157 | 总学时 | 3118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 | 864 | 学时占比% | 27.7% | 含“公共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部分,要求学时占比≥25% |
实践学时数 | 1824 | 学时占比% | 58.5% | 含“课内学时”中的“实践”部分和“课外学时”两部分,要求学时占比≥50% |
选修学时数 | 390 | 学时占比% | 12.5% | 含“素质拓展训练”、“专业拓展课程”和“创新创业训练”三部分,要求学时占比≥10% |
(二)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表4 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一学期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期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学期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学期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学期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学期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离校 |
注:=为放假时间,—为课堂教学,※为课程项目答辩、论证、展示、课程考试,☆为国防教育与入学教育,○为整周实训,■为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
八、实施保障
(一)专业教师配置条件
1.本专业专任教师
任课教师应为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护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五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医院实践经历。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护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医院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专业负责人应为护理类及相关专业毕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在本专业教学和专业研究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2.本专业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应为具有从医疗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表5 校内实训环境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实训项目 | 对应课程名称 | 开设学期 |
1 | 基础医学实训室 | 人体形态结构、胚胎结构,肌肉兴奋性实验,升血压实验,淀粉酶的测定,病原微生物形态、人体组织形态等 |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护用药理学》 | 1、2、3 |
2 | 护理技能实训室 | 一般护理技术、日常生活护理技术、基本诊疗护理技术、生命支持护理技术等 | 《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含护理学导论)》、《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危急重症护理学》 | 2、3、4 |
3 | 护理拓展实训室 | 老年护理技能实训、社区护理、护理人文实训等 | 《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含营养与膳食)》、《人际沟通与礼仪》 | 2、3、4 |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项目,不断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容。
表6 校外实训环境
序号 | 基地企业名称 | 主要合作内容 |
1 | 东莞市厚街医院 | 临床见习、实习 |
2 | 东莞市东华医院 | 临床见习,实习 |
3 | 东莞市台心医院 | 临床见习,实习 |
4 | 东莞市莞城人民医院 | 临床见习、实习 |
5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 临床见习、实习 |
6 | 云浮市中医院 | 临床实习 |
7 | 阳江市人民医院 | 临床实习 |
8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实习 |
9 |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 临床实习 |
10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 临床实习 |
(三)教学资源
学校建立专项资金用于购置教材和馆藏图书。学校健全教材选用制度,按程序规范选用教材,优先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学校重视并鼓励课程开发工作,积极开发新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管理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研究和探索。学校将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不断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在课证融合的基础上,加入课赛融合、劳动教育、课程思政、1+X证书等相关内容。
(五)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通过课程考核来实现。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主要依照课程的性质以及对于支撑培养目标的重要程度确定。每学期一般安排3至5门考试课程,且以闭卷考试为主。本专业将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课程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的内容(项目)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到课率与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单元测验)课堂小测验、(阶段性)课程设计,案例策划,方案设计,作品设计,项目设计,课程论文,大作业,社会调查(调研报告),实践项目测试,职业素养测试,等等。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和性质、结合教学实际自行选择,也可以是课程教学团队自行拟定的其他考核项目。
(六)质量管理
根据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即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教学计划与课程实施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通过健全各项教学质量管理的工作规范和对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的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收集、处理和反馈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教师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根据课程特点,专业课程中融入专业技能竞赛以及专业考证知识,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要符合相关要求。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需要修满本专业所要求的总学分并全部课程考核合格;
(二)外语能力要求:至少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水平,并获得证书或通过同等能力考试,否则需通过学校组织的外语能力测试;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至少达到国家或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并获得相应证书,否则需通过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评;
(四)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获得本专业要求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之一(含1+X证书),详见表7,否则需通过学校组织的综合职业技能测试。
表7 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一览表
证书名称 | 考证时间(学期) | 发证单位 | 备注 |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6 | 卫生行政部管理部门 | ||
育婴师 | 4、5、6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 ||
养老护理师 | 4、5、6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
十、教学进程表(另附)
2021级护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 ||||||||||||||||||||||
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计划教学时间分配 | 考核 方式 | 各学期教学时间分配 | 备注 | |||||||||||||||
学时合计 | 课内学时 | 课外 学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实践 | ||||||||||
13 | 3 | 16 | 2 | 16 | 2 | 16 | 2 | 0 | 18 | 16 | 周数 | |||||||||||
素质教育 | 公共基础 课程 (必修) | PA990027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0 | 54 | 40 | 8 | 6 | 考试 | 3 | ||||||||||||
PA990007 | 公共英语Ⅰ | 3.0 | 54 | 54 | 考试 | 4 | ||||||||||||||||
PA990018 | 公共英语Ⅱ | 3.0 | 54 | 54 | 考试 | 3 | ||||||||||||||||
PB990024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5 | 42 | 22 | 20 | 考试 | 3 | |||||||||||||||
PC990001 | 体育Ⅰ | 2.0 | 36 | 26 | 10 | 考查 | 2 | √ | ||||||||||||||
PC990002 | 体育Ⅱ | 2.0 | 36 | 32 | 4 | 考查 | 2 | √ | ||||||||||||||
PC990008 | 体育Ⅲ | 2.0 | 36 | 16 | 10 | 10 | 考查 | 2 | √ | |||||||||||||
PC990005 | 国防教育 | 4.0 | 72 | 32 | 40 | 考查 | 2 | 3 | ||||||||||||||
PA990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0 | 72 | 54 | 10 | 8 | 考试 | 4 | ||||||||||||||
PA990003 | 经典导读与实用写作 | 2.0 | 36 | 32 | 4 | 考查 | 3 | |||||||||||||||
PB990027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0 | 36 | 26 | 10 | 考查 | 2 | |||||||||||||||
PB990007 | 劳动教育 | 1.0 | 16 | 10 | 6 | 考查 | √ | √ | √ | √ | ||||||||||||
PB990008 | 安全教育 | 1.0 | 16 | 10 | 6 | 考查 | √ | √ | √ | √ | ||||||||||||
PA990005 | 形势与政策 | 1.0 | 40 | 40 | 考查 | √ | √ | √ | √ | √ | 讲座 | |||||||||||
小计 | 32.5 | 600 | 390 | 168 | 42 | 16 | 3 | 12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
素质拓展 训练 (选修) | PA99002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 | 1.0 | 20 | 20 | 考查 | √ | √ | √ | 限定选修 | ||||||||||||
PA990028 | 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 | 2.0 | 32 | 32 | 考查 | √ | √ | √ | √ | 限定选修 | ||||||||||||
PA990000 | 美育课程 | 2.0 | 32 | 32 | 考查 | √ | √ | √ | √ | 限定选修 | ||||||||||||
PA510000 | 任意选修课程 | 2.0 | 32 | 32 | 考查 | √ | √ | √ | √ | |||||||||||||
CC990002 | 素质拓展训练 | 2.0 | 40 | 40 | 考查 | √ | √ | √ | √ | √ | ||||||||||||
小计 | 9.0 | 156 | 116 | 0 | 4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专业教育 | 专业 基础 课程 (必修) | MB110101 |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 4.0 | 72 | 46 | 26 | 考试 | 6 | |||||||||||||
MB110102 | 病理学 | 2.5 | 48 | 34 | 14 | 考试 | 4 | |||||||||||||||
MB110114 | 护用药理学 | 2.5 | 48 | 32 | 16 | 考试 | 3 | |||||||||||||||
MB110104 | 中医学基础 | 3.0 | 54 | 30 | 24 | 考试 | 4 | |||||||||||||||
MB110105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 2.5 | 48 | 32 | 16 | 考查 | 3 | |||||||||||||||
MB110106 | 生物化学 | 2.0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MB110113 | 心理学基础与应用 | 3.0 | 54 | 24 | 30 | 考试 | 4 | |||||||||||||||
MB110115 | 人际沟通与礼仪 | 3.0 | 54 | 24 | 30 | 考试 | 4 | |||||||||||||||
小计 | 22.5 | 410 | 246 | 164 | 0 | 13 | 0 | 14 | 0 | 3 | 0 | 0 | 0 | 0 | 0 | 0 | ||||||
专业 核心 课程 (必修) | MB110107 | 健康评估 | 4.0 | 72 | 48 | 24 | 考试 | 5 | ||||||||||||||
MB110115 | 护理学基础(含护理学导论) | 8.0 | 142 | 88 | 54 | 考试 | 4 | 4 | ||||||||||||||
MB110109 | 妇产科护理学 | 2.5 | 48 | 34 | 14 | 考试 | 3 | |||||||||||||||
MB110110 | 儿科护理学 | 2.5 | 48 | 34 | 14 | 考试 | 3 | |||||||||||||||
MB110111 | 内科护理学 | 6.5 | 120 | 72 | 48 | 考试 | 4 | 4 | ||||||||||||||
MB110112 | 外科护理学 | 6.5 | 120 | 72 | 48 | 考试 | 4 | 4 | ||||||||||||||
小计 | 30.0 | 550 | 348 | 202 | 0 | 0 | 0 | 4 | 0 | 17 | 0 | 14 | 0 | 0 | 0 | 0 | ||||||
专业 拓展 课程 (8选5) | CB110111 | 社区护理学(含营养与膳食) | 2.5 | 48 | 32 | 16 | 考查 | 3 | ||||||||||||||
CB110102 | 康复护理学 | 2.0 | 32 | 20 | 12 | 考查 | 2 | |||||||||||||||
CB110104 | 精神科护理学 | 2.0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CB110106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2.0 | 32 | 20 | 12 | 考查 | 2 | |||||||||||||||
CB110107 | 传染病护理 | 2.0 | 32 | 20 | 12 | 考查 | 3 | |||||||||||||||
CB110108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 | 2.0 | 40 | 30 | 10 | 考查 | 3 | |||||||||||||||
CB110109 | 护士资格考证辅导课程 | 2.0 | 32 | 32 | 0 | 考查 | 8 | |||||||||||||||
CB110114 | 老年护理学 | 2.5 | 42 | 24 | 18 | 考查 | 2 | |||||||||||||||
小计 | 11.0 | 194 | 138 | 56 | 0 | 0 | 0 | 0 | 0 | 5 | 0 | 5 | 0 | 0 | 0 | 8 | ||||||
专业 实践 训练 (必修) | TC110101 | 基础护理技能 | 2.0 | 40 | 0 | 40 | 考查 | 20 | ||||||||||||||
TC110102 | 母婴护理技能 | 2.0 | 40 | 0 | 40 | 考查 | 20 | |||||||||||||||
TC110103 | 临床综合护理技能 | 2.0 | 40 | 0 | 40 | 考查 | 20 | |||||||||||||||
CC990010 | 岗位实习 | 36.0 | 900 | 0 | 900 | 考查 | 26 | 26 | ||||||||||||||
CC990006 | 毕业设计(论文) | 4.0 | 80 | 80 | 考查 | 4 | ||||||||||||||||
小计 | 46.0 | 1100 | 0 | 1100 | 0 | 0 | 0 | 0 | 20 | 0 | 20 | 0 | 20 | 0 | 26 | 30 | ||||||
创新创业教育 |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 PA990006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2.0 | 36 | 24 | 12 | 考查 | √ | √ | √ | √ | √ | 讲座或训练 | ||||||||
PA990024 | 创新创业基础 | 2.0 | 32 | 32 | 考查 | 2 | ||||||||||||||||
小计 | 4.0 | 68 | 56 | 0 | 12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
创新创业训练 (选修) | CC990003 | 创新创业训练 | 2.0 | 40 | 40 | 考查 | √ | √ | √ | √ | √ | |||||||||||
小计 | 2.0 | 40 | 0 | 0 | 4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157.0 | 3118 | 1294 | 1690 | 134 | 29 | 3 | 30 | 20 | 27 | 20 | 21 | 20 | 0 | 26 | 38 | ||||||
注:“√”表示课程开设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安排;每学期第19-20周为课程项目答辩、论证、展示、课程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