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由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詹宝容副教授主持申报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行车道路危险预警方法及系统”,获授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0934537.X)。这是以我校为所有权人,詹宝容副教授为第一发明人的科研团队,在最近一年内获授权的第3项国家发明专利,创造建校以来发明专利授权的新纪录。
我校一直着力于培育自身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全校师生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持续推动科研产出。近两年来,我校各类专利授权数量迎来急剧增长。尤其,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三类专利类别中授权难度和科技含金量最高的专利,已成近年来我校科研人员主要攻克目标。据了解,詹宝容副教授,其主持申报的发明专利在最近一年屡创佳绩,由她主持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诈骗号码识别分析方法”和“一种号码分类方法和装置”分别于去年7月和10月获授国家发明专利;时隔半年,其主持申报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行车道路危险预警方法及系统”则于今年2月刚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我校教师在发明专利中的研究方向,则愈加聚焦技术创新及其现实应用场景。据了解,由我校詹宝容副教授主持申报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行车道路危险预警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其技术核心旨在为解决道路上出现沟、坑、障碍物而车辆未及时避让、减速所导致的汽车底盘、前后保险杠等损坏之现实问题。因此,其组织科研团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在不改变和影响现有车辆结构的情况下,该团队经过寻找理论支撑和反复测试,发明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行车道路危险预警系统,可以主动对行车方向前方的路况进行探测,并对探测结果分析,以此评估车辆底盘刮擦碰撞的风险并预警提示驾驶员,从而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根据发明专利公开的信息显示,该发明专利交织了如下多种技术应用融合。包括接收和获取行车时的前方路况数据;其中,路况数据包括预安装于车辆的探测单元所采集的路况探测信息;基于预建立的避让预警模型对前方路况数据处理,评估车辆底盘的刮擦碰撞风险;当车辆底盘受损风险超过阈值,则输出对应的风险提示。该系统还包括:获取导航数据及车辆定位数据;基于导航数据及车辆定位数据,识别前方路况场景;当判定为上下坡,识别前方路况场景是否符合上下坡场景,如果是,则输出上下坡提示;如果否,则判定为刮擦碰撞风险超过阈值,并输出。
该发明专利带来的意义和启示是,通过把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运用到道路预警当中,能预防危险情况和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专利证书截图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教育园区学府路 招生办电话:0769-83076600、83076627、83076633
传真:0769-83076800 邮编:523960 招生办邮箱:cxxyzs123@126.com 粤ICP备 12047975号
友情链接: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