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一:“企业引进学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我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使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我院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校企合作模式二:“校企共同培养”模式
合作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校企合作模式三:“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四:“设备共享”模式
我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的同时,提高学生及教师的实训能力。从而实现我院与企业资源互补和共享,使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校企合作模式五:“技术推广”模式
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产品)、软件、技术支持,以我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企业获得收益同时,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
校企合作模式六:“校企共训”模式
将企业的内训引入到学院,我院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院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双方师资互聘,使课程设置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模式七:“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模式
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为企业、学校搭建起过渡的桥梁,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帮助学生就业的又一有利资源。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模式八:“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模式
专业技能大赛是校企双方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大型专业技能比赛。大赛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宗旨,促进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合作企业可以通过技能大赛挖掘科技新人,培养人才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