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铸就成长·学习引领未来︱ 岗位实习系列报道(一)
实习生介绍
姓名:邓茵日
专业班级:22级一体化2班
实习单位:东莞市信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实习经历
实习报道
入职华为南方工厂的第一天,标志着我从校园生活迈入职场生涯。这一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充满挑战。导师带领我参观了动力总成生产的全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条生产线长达百余米,仿佛置身于一场无声而宏大的科技交响曲中。
第一个月尤为艰难,需要消化大量资料,理解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例如,车规测试原理在学校从未接触过,学习过程极具挑战性。简而言之,涉及产品的气密性、安规、旋变自学习、软件刷写和EOL台架测试,这些构成了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的核心。每一项测试都可以衍生出一种职业,因此学习过程漫长而复杂。
日常工作不仅包括处理现场问题,还需分析产品测试数据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与供应商合作解决问题。入职四个月以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卷”。这或许就是学习的过程,优胜劣汰,这在任何行业都是不变的真理。
实习感悟
实习前:
1. 了解公司和行业:提前了解实习公司的产品、市场地位、主要客户群体及所在制造业细分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帮助你快速融入工作并对行业有清晰认知。
2. 复习专业知识:回顾机械原理、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等课程,这些知识在实习中很可能用到,提前温习能让你更自信从容。
实习中:
1. 多观察多提问:保持好奇心,仔细观察生产流程(如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组装、质量检测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同事或主管。
2. 积极参与工作: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收集生产数据、整理文档、参与简单设备维护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 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尊重同事,积极沟通交流,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助于学习和工作,也能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
对师弟师妹寄语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因为当下的平凡而感到迷茫,也不要抱怨环境。只要心中还有拼搏的劲头,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学习能拓宽视野,带你走向更高的平台。
校园时光是最珍贵的,每个步入社会的人都会怀念这段日子。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兴趣,深耕专业领域,因为努力从不会辜负你。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校的每一节课,积极参与专业比赛,这些经历或许会在实习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所学知识未必直接应用于工作,但工作中考验的是你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沟通能力。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企业点评
见习技工邓茵日,在实习期间综合表现优秀。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事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独立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实习指导老师——陈政光
个人概述
陈政光,男,中共党员,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教工党支部支委;高等职业双师型中级,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技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1+X智能制造单元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师;主要社会兼职:企业首席质量官(CQO);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主持校级教科研课题5项,参与校级教研课题1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行业性技能竞赛荣获高职组“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
辅导员——杨敏敏
个人概述
中共党员,现任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二级学院征兵工作联络员,先后荣获“广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先进个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产教融合课改专项工作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编辑:邹庆坚;排版:肖杰曼;图片:智能制造学院;初审:廖璐璐;复审:颜泳珊;终审:陈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