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掌握学生产教融合课改动态,推动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10 月21日,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代表赴宽恒(东莞)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走访调研。本次活动聚焦2023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产教融合课改学生,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搭建校企协同沟通桥梁,助力学生实现“从课堂到车间”的能力跃升。
一、一线观摩:见证 “真刀真枪” 的实战成长
宽恒(东莞)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 CNC 精密五金加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主营金属结构件研发与制造,为学生提供了贴合行业标准的实践场景。在企业负责人陪同下,教师团队深入数控调机区、程序编程室、批量加工车间等核心工位,全程观摩学生调机、程序编写、开机加工的全流程操作。
调研中,学生现场演示了CNC加工完整工序:通过UG软件编制刀路、后处理生成代码、传输至机床控制系统,最终完成工件装夹、对刀与试切。“看着机床按自己编写的程序运转,毛坯经刀具加工逐步成为成品,切实体会到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成就感。”学生的反馈直观展现了实践期间的技能突破。
学生现场演示了:先在电脑端用UG软件编制刀路,后处理生成代码,再传输到机床控制系统,最后完成装夹、对刀与试切。学生表示:“看着机床按照自己写的程序运转,刀具一层层把毛坯变成成品,特别有成就感!”

学生独立操作高光机
二、座谈交流:共话成长收获 凝聚育人共识
座谈会上,学生围绕实践感悟展开分享,其中“质量意识”成为高频词。“开机加工看似简单,却需时刻关注铁屑状态、冷却系统运行及工件尺寸变化,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零件报废,这让我深刻理解‘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内涵。”学生的真切体会,体现了实践对职业素养的锤炼作用。
企业导师对学生表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上手速度快、执行力强、责任心突出,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职业潜力。教师团队则细致询问学生学习内容、生活保障情况,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提供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珍惜实战机会,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与岗位适配能力。

学生CNC数控机床实操演示
三、协同展望: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高素质人才
此次走访调研不仅传递了学院对学生的关怀,更收集到企业关于人才培养的宝贵建议——如强化 CNC 加工工艺优化、尺寸精度控制等实操模块教学,为后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了一线依据。
从课堂仿真训练到车间实战操作,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在宽恒五金完成了“学生→准员工”的身份蜕变。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拓展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广度与深度,打造更多“企业移动课堂”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懂技术、能实操、善创新”的智能制造人才。(图片:胡晓娟 初审:李文辉 复审:汪建宇 终审:孙文学)

与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