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书 全城共读|文明进程——《西方的没落 1》】
《西方的没落》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作品。在书中,作者以文化形态学为模型,以历史比较的观相学为方法,参照有机体的生命节奏描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比较视野下揭示了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西方的没落”不是历史的预言,而是历史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及其赖以确立的历史理性的批判。
豆瓣评分:8.9
书摘:
在本书中,我第一次做出大胆的尝试,想去预断历史,想要追踪文化的命运中那些尚未被人涉足过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星球上那唯一的、实际上正处于完成状态的文化的各个阶段,那就是西欧及美洲文化。
……
我们有可能在生命本身之中找到一系列必须经历、且必须按照某一强制性的必要顺序去经历的诸阶段吗?因为人类历史原本就是一些强有力的生命历程的总和,而这些生命历程,在习惯的思维和表达中,通过冠以诸如“古典文化”、“中国文化”或“现代文明”这些高级实体之名,而被赋予了自我和人格的特征。对于一切有机的东西来说,诞生、死亡、青年、老年、生命期等概念皆是根本性的,这些概念在这一领域是不是也具有至今还没有被人抽取出来的严肃意义呢?简而言之,是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奠基于一般的传记性原型(biograp-hic archetypes)之上呢?
西方的没落,乍看起来,就像相应的古典文化的没落一样,乃是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现象;可现在,在理解了它全部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认为,它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本身就包含了有关存在(Being)的每一重大问题。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发现西方文化的命运将以何种形式来完成,我们首先就应当弄清楚:文化是什么?它与可见的历史、生命、心灵、自然及心智之间有何种关系?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这些形式——民族、语言和划时代、战争和观念、国家和神祇、艺术和工艺品、科学、法律、经济类型和世界观、伟大的人物和重大的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当作象征来接受和看待?
CopyRight © 117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教育园区学府路
招生办电话:0769-83076600、6606、6627、6633 招生办邮箱:cxxyzs123@126.com 邮政编码:52396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