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年创新学院十大新闻揭晓!
来源:党委办公室   作者:   时间: 2023年12月31日 10:07:28

2023年,我们历经的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璀璨的星辰,使创新学院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回顾2023年的十大新闻,去芜存菁、迎接挑战、展望未来,在不忘初心中坚定地迈向2024!

1.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建新功,我校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9月27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自启动以来,学校坚持把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主责主业,认真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学习,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多措并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多措并举开展主题教育.png

▲多措并举开展主题教育

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校政联合+人才驿站+乡村振兴突击队”工作品牌,“三下乡”团队获评“全国重点团队”,“百千万”工程喜提2项省级优质项目。成功结题省教育规划课题(党建专项)2项,立项省高校思政课题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项,荣获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优秀典型案例三等奖1项和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师生改编、表演的话剧《不朽》在广东省民办高校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决赛中,荣获专科组二等奖。

三下乡团队获评全国重点团队.png

▲三下乡团队获评全国重点团队

2.真抓实干,跑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学校排名再提升,跃居全省第4,全国第22!

3月,2023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揭晓,我校位列全国民办高职第22名,全省民办高职第4名。在全国高职的总排名较上一年上升了83位,全省上升了8位。

我校位列全国民办高职第22名.png

▲我校位列全国民办高职第22名

我校排名再上涨.png

▲我校排名再上涨

3.以“三教改革”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12月19日,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总结表彰暨深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员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一年产教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对未来一年深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出新的整体性谋划和系统性部署,为2023年的课改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为2024年的课改提质增效发出动员令。

本次产教融合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推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开发了一批实用性强的产教融合型课程,深化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积累了一批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和示范性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综合素养,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大获成功.png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大获成功

4.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增幅达59%!同时揽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学生在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52项,较上一年度增幅达59%。学生还获得“挑战杯”省级三等奖5项、“攀登计划”获省级一般项目3项。

同时,多名学生在省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其中,获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赛三等奖1项。获“米兰设计周-2023第七届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赛项全国总决赛全国三等奖2项。

学生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png

▲学生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大赛学生比赛作品展.png

▲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大赛学生比赛作品展

5.师资队伍建设再结硕果!我校教师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等级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学校通过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树立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强外引、优内培,全力锻造高质量教育人才队伍,从任务驱动、考核评价、激励关怀多维度激发年轻教师的成长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10月,我校新一批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132人,其中副高45人,中级47人,初级40人,职称晋升人数创新高。

我校教师在广东省第六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成功夺得11个奖项,包括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一等奖,获奖总数达到历史新高,超过了历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总数。同时,多名教师获省、市级荣誉,获得2023年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4人、东莞市优秀教师1人、东莞市最美工程师2人、厚街镇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6人。

我校在广东省青教赛拿下11个奖项.png

▲我校在广东省青教赛拿下11个奖项

6.产学研项目立项级别和类别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学校专利开始实现技术转让,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我校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产学研工作,在获立项课题级别和类别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获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9项,东莞市科技局项目1项,东莞市社科联项目1项,学会类项目8项。学校不断激发教师发明创造的热情,在专利获授权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获得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2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件。学校为权属的2个发明专利实现技术转让,实实在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我校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png

▲我校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7.学校各类科普、培训等社会服务效能持续彰显,“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体系逐具特色

学校坚持创新学习载体,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改革成效。我校携中国美术院主办“庆祝创新学院建校十二周年——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东莞)邀请展活动”,全国数名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名家携近百余幅书画作品在我校展出;学校成立造型艺术学院并联合企业开展雕塑作品展,数名全国知名人士齐聚我校,学校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我校携中国美术院主办画展活动.png

▲我校携中国美术院主办画展活动

积极承办东莞市科协科普项目,举办“弘扬中医药文化,关注青少年成长”湾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10场,开展市科协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论坛活动2场,惠及师生达2000余人。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工作,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开展社会服务项目8项,开展横向课题4项。承办市人社局SYB创业培训班、市咖啡创业实训讲师培训班、市咖啡创业实训学员班、市网络创业培训班,承接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培训、市厚街镇项目制培训等社会培训项目10多项。

我校承办各类咖啡相关实训培训班.png

▲我校承办各类咖啡相关实训培训班

8.我校首个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并承办全国性中医药特色技术师资培训

10月29日,我校承办了由国家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中医药特色技术师资培训会,并揭牌成立我校首个“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为推动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东莞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中西医结合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发挥了高校的独特作用。此次培训会,由国家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与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我校承办,东莞市护理学会支持,来自全国各基层西学中带教基地的150余名医疗工作者齐聚创新学院,参加培训活动。

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png

▲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

9.“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友会”正式注册成立

1月,广东省民政厅下发“广东省民政厅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粤民社准字(2023)3号]文件批准我校校友会正式成立,并给我校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至此,历时近两年的校友会成立并注册工作全部完成。我校校友会成为由省教育厅批准、省民政厅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合法社团组织,正式架起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校友会正式注册成立.png

▲校友会正式注册成立

10.校园师生平安和谐向上,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有新进步

我校大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持续做好学院安全教育及培训演练,警校共建合作有所加强,建立安全稳定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校园交通管理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逐步规范,治安管理有序推进,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得到拓展,一年来,学校整体安全稳定团结,校园师生平安和谐向上。

▲消防员示范灭火器使用操作.png

▲消防员示范灭火器使用操作

6月29日,厚街镇学校类场所消防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消防管理工作经验获得镇消防大队、镇教管中心以及参会学校的普遍好评。12月5日,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重点行业领域消防治理工作靓示会,我校作为厚街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学校类场所消防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被选定为分会场。全市30多个镇区的消防救援大队领导共有90多人到校参观指导。我校消防安全规范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得到东莞市消防支队领导及镇区领导一致好评。12月,在第四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中组织工作表现突出,作为先进集体被广东省教育厅通报予以表扬。(初审:方颂 复审:钟美平 终审:陈利群)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发布”:聚焦!2023年创新学院十大新闻揭晓!)

学校要闻